勿忘國恥,紀念918事變爆發90周年!
9月18日
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的日子

1931年9月18日
日本關東軍悍然炸毀南滿鐵路鐵軌
炮轟北大營、攻占沈陽城
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日軍侵占沈陽城后,耀武揚威地站在城頭,懸掛起日本國旗
自此以后
中華兒女
前仆后繼14載
走過了艱苦卓絕的崢嶸歲月
中華民族
浴血抗戰14載
以巨大犧牲取得了近代以來
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為什么這一天不能忘?
這些英雄的故事告訴你答案

東北抗日聯軍
1932年
楊靖宇受黨中央指派
來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
歷任抗聯總指揮、政委等職
與日寇血戰于白山黑水之間
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
孤身一人與日寇周旋
戰斗幾晝夜后壯烈犧牲

楊靖宇犧牲后
日軍殘忍地鍘下他的頭顱
解剖遺體時發現
他的胃里竟沒有一粒糧食
只有樹皮、草根和棉絮

九一八事變爆發后
為了更好地開展抗日救亡運動
中國共產黨派出一批優秀干部前往東北
趙一曼就在名單之中
她別子從戎奔赴東北抗日
馳騁于白山黑水之間
一次激戰中趙一曼受傷被俘

日軍為了從趙一曼的口中
獲得抗聯的情報
對她實施了大量的酷刑
敵人用鋼針刺她已經潰爛的傷口
用燒紅的烙鐵去烙她
......
從趙一曼口中得不到只言片語的日軍
最終將她殘忍殺害
那一年
趙一曼31歲

在西征隊伍中
婦女團的戰士們和男戰士一樣
跋山涉水,英勇作戰
1938年10月上旬
隊伍在牡丹江地區烏斯渾河渡口
與日偽軍千余人遭遇
8名準備渡河的婦女團成員
為掩護大部隊突圍
毅然放棄渡河
她們主動吸引日偽軍火力
使部隊主力得以迅速擺脫敵人的攻擊

在背水作戰至彈盡的情況下
面對日偽軍逼降
女戰士們寧死不做俘虜
她們毀掉槍支
挽臂涉入烏斯渾河
高唱著《國際歌》
集體沉江,壯烈殉國
犧牲時
她們年齡最大的冷云23歲
最小的王惠民才13歲

從1931年
“九一八事變”爆發
到1945年8月15日
日本侵略者無條件投降
中國進行了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
以3500多萬軍民傷亡的代價
贏得了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
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明明可以生存
卻要選擇戰死
這些抗日英烈
用行動告訴侵略者
不愿做奴隸的中國人在戰斗
他們的故事足以告誡我們
歷史不容忘記!

牢記“九一八”
讓這一天的警鐘長鳴心中
就是對歷史最好的紀念

90年前,九一八事變
救亡圖存迫在眉睫
記憶何其慘痛!
90年后,硝煙散去
防空警報提醒人們
歷史并未遠去
仍需居安思危!
今日之中國
徹底告別受侵略的屈辱
但復興大業
仍需你我自強不息!

文章來源:中國退役軍人